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學思達Day2之掃地工作

掃地工作也翻轉:

外掃區幅員廣大,同學們掃地時又常拖拖拉拉。

看了學思達後,決定外掃區也要來改變一下。

將整個外掃區分為兩大組,告訴同學要認真掃,先掃完的組別就可以加一分,但是掃完的還是要幫另外一組掃,如果都掃完還有時間,旁邊就是操場,跑一圈再加一分。

宣布了之後,同學掃地的精神有稍微起勁一點。此時我當旁觀者,想觀察看看同組的同學會不會互相提醒與支援。隨著時間的結束,認真掃的還是認真掃,平時不太認真的同學又開始慢慢現出原形了。
鐘響了,我又補充道:只要鐘響還沒掃完,晚一分鐘就加一遍圈詞,請趕快加油吧!

結果拖延了四分鐘才掃完。想一想有點不甘心,想了解他們自己的想法,於是告訴外掃區的同學,如果認真寫關於掃地的心得,罰寫就可以不用寫。以下是他們的心得:

這個說方法好,的確他從頭到尾都有認真掃。

這是鐘響就去練田徑隊了,所以沒有結論。

原來是覺得已經輸了所以就放棄了。我問:罰寫沒差嗎?如果要罰寫100變呢?她趕緊點頭如搗蒜說有差有差,真是的,罰還是有用嗎!

算是誠實啦。

這個也有認真,所以這方法還算對他有效。

出現別的因素了,原來直笛隊的感覺時間已經到了,所以她們開始煩惱起來,連帶影響掃地心情,卻只記得煩惱,忘了應該趕快完成。

這個厲害,運用了課文的轉化:沸騰!

這是直笛隊的,同個原因。

寫出來後才知道原因不少,這個是因為感冒啊,真怪不得他們。

這是田徑隊,一邊掃一邊只想時間到就可以落跑,所以不認真。


不認真的原因真是百百種,也算是讓我開眼界了,掃個地可以有這麼多心事。

隔天 3/19
今天我不當旁觀者了,我努力的鼓勵大家,一直激勵大家的士氣,一直說他們很棒,掃得很比昨天還認真,還更快。而事實是在我的激勵下,外掃的同學真的動作更積極了。到鐘響剛好掃完,還有同學要集合時發現地上還有垃圾趕緊又幫忙撿起來,又被我大力讚揚了一番。


結論:有好的方法也要有好的老師啊,哈哈哈。昨天只有好的方法,所以失敗了,今天有好的方法再加上會鼓勵的老師,所以今天掃地態度大躍進。不少人看到樹葉都是用跑的在掃呢!明天的目標是漸漸的要教他們互相鼓勵提醒,將我的角色讓同學自己擔任!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使用均一平台引導學生練習心得

我實在忍不住要記錄今天同學使用均一平台練習的改變。下週要月考,這週是複習週,可是我們小慧對於平方公里、公頃、公畝、平方公尺的換算完全還是一頭霧水。今天開始利用平台練習時,錯誤百出。
於是先讓小慧再看一次平台的教學影片,再讓他用紙寫出1平方公里=100公頃=10000公畝=1000000平方公尺
若是一道題出5公頃=____平方公尺,小慧總算會利用5*100=500 500*100=50000而推算出答案。於是慢慢的答題率有比較正確了
只是遇到有小數點如:5.5公畝=______平方公尺時,還是有困擾,會想直接多兩個零變成5500平方公尺,在不斷的提醒與練習後,這階段的問題也總算解決了。

因為均一平台有一個很優秀的設計,原設計者可汗認為,一個觀念必須熟練才能進到下個觀念,否則知識就像乳酪一樣充滿空洞,根本無法推疊,所以熟練的原則就是要100分,90分也不算熟練,平台在這裡設計必須同個類型的題目要連續答對8題,才能進到下個技能。
因為有這個設計,讓我很感動也因此必須記錄下來的狀況就此發生了。

我發現小慧答對律已經接近80%,即使如此,若是無法連續答對8題,她就是無法進入下個技能。

不可思議的事情就發生了。因為平台的練習已經漸漸改變一個學生的個性了。因為,她在按下確認鍵時,會再檢查一次,也就是說,小慧在答題時,變得更謹慎而不隨便。我會覺得不可思議,實在是我教了一個學生半年多了,小慧的個性就是大而化之,作業表現常粗心大意,不論再怎麼苦口婆心的告知要用心一點,不然錯很多,又要訂正又要罰寫的,又很辛苦。總之她的學習態度還是依然故我。

我們教了半年希望她的學習態度能有所改善卻不見成效,想不到均一平台只花了一個多小時就改變她的學習態度了。

對一個成績無感的學生,竟然會想認真、謹慎的答題,就為了能連續答對8題。我個人認為這個改變真的太驚人了!

於是,她終於連續答對了8題,甚至後來還拿到連續答對20題的勳章。老實說,我覺得我都快哭出來了。

當然,均一平台有其用心設計之處,但我並不覺得它能代替老師的角色。均一平台目前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輔助的教學平台。但要能成功改變學習意願低落的學生,老師一定是關鍵。

因為我介紹均一平台給班上使用至少三週了,而小慧也有上網練習過,可是為什麼到今天還有這麼大的進步?因為今天我有陪她練習。我覺得這是關鍵。

她答題時,我幫助她了解她的困難處,給予協助。再來她自己比較有概念後,我的角色就變成如益智節目的主持人了,因為她答對後,我不斷的發出讚嘆的聲音,隨時激勵她,在她又不小心答錯時,又給她鼓勵。最後,加上平台適時出現的徽章激勵,那真是成為鼓舞人心的交響樂啊!

在這過程中,我真心覺得她對於練習了一百多題同類型的數學沒有感到厭煩,還能持續挑戰,到最後改變自己的答題態度,這一切真是奇蹟呢。後來,我去幫另一位同學,小慧又繼續練習公噸和公斤的概念。

只聽她自己說:老師,看影片有沒有分數?
我說:有啊!
小慧:那我要去看公噸和公斤的教學影片,因為我還不太會。

天啊!聽到學生這麼說,那真是無比的天籟啊!主動學習的態度在此表露無遺!

後來她看完影片後,自己開始練習重量單位的換算,也成功完成連續答對8題的挑戰,又完成了一個技能。真的,很棒已經不能表達我的感受,只能說:太爽了!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使用學思達Day1-月考前數學複習運用

今天開始使用學思達教學法,我們班現在是小五,從五上開始帶這班就一直採用分組學習,也常有讓同學合作討論、發表的機會,課堂上的加扣分也是以組別為單位,讓同學了解個人的表現就是等同小組的表現。因此我們班的同學要在使用學思達這套方法基本上應該是容易入門的。而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應是開始了小組互評機制,每組的組長手上有一張評分表,可以將代表該組上台的同學表現評分,每次分數1-3分。也告知學生這樣的評分會直接影響平時成績,被抽到(或點到)的同學,其表現分數等同全組的分數。

首先是數學課的運用,因為下周是月考,這周是複習週,因此我讓各組用小白板每組出兩題第一單元(大單位的換算)的題目,我向同學提醒不能太簡單,要能讓別組有挑戰的感覺。題目出好後貼在黑板上,就開始讓同學練習剛剛各組自己出的題目共12題。我給他們15分鐘練習,也提醒他們同組要相互幫忙,因為15分鐘後我就會在各組抽一個同學上台講解。也不斷的提醒他們被抽到的同學,他的表現要由其他組給予評分,因此上台同學的分數就等於同組員的分數。這段期間班上不免還是有幾位同學沒有認真練習題目或是討論,我便會給予提醒。

15分鐘後,各組抽到籤的人就開始上台,我又隨機抽一題讓上台的同學講解。表現好的同學除了算出正確答案,也能向同學講解算法,當然同學們也都能給予掌聲鼓勵。而遇到無法解出答案的同學,我就先問:你剛剛有把這些題目算完嗎?於是他說沒有,再來我就跟同組的另外同學說現在有五秒鐘再上來一個同學救他,否則這次的表現就算0分。想不到該組同學竟然互相推託,A叫B上去,B叫C上去。當然5秒倒數瞬間就過了,老實說我在倒數時氣有冒上來了,總之我倒數完後我就正色的告訴他們,對不起,你們的機會沒了,這組這次就0分吧。

畢竟理想中的狀況是如同輝誠老師演講所說的,同組會勇於上台幫忙,而在不確定被抽上台的人是誰之前,每個人「應該」都會為了不拖累小組分數而努力學習及討論。

想不到初次嘗試就完全將夢想破滅了,我想理想與現實是不可能馬上畫出等號的吧,我想我必須不斷的自我安慰從現實到理想之間的改變需要時間的醞釀。

運用學思達教學法,除了希望能訓練學生自學、思考、表達的能力,也是希望在課堂的每個同學,一個都不能例外的將全副精神放在該節課堂上。真期望接下來的訓練能看到學生迸出學習的「火花」!

總之,剛剛那題數學也不能這樣就沒有下文,我使用「搶答」招數,說能解答這題的人該組就有加分的機會!哇!果然數不清的手馬上閃動在面前,不知道該選誰啊!這真是動人的畫面啊!!sorry!!剛剛是我做夢看見的景象,實際的情況是,剛剛好只有一個人舉手而已,唉,又在一次驗證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不過,有人舉手補充總是好的啊,反正讓出講台是虛,要多給學生練習的機會是實,在練習「翻轉」時,真的要常忍住不說,或只拋問題、引導方向,讓學生說,我覺得這是當老師的一大挑戰呢。

就這樣,一節課剩下的時間就差不多只能給每組上台一次發表的機會,而且老實說離離落落的。

今天的檢討是,一節課要熟練12題可能太多了,可是每組只出一題,又想萬一有些組題目出的不好,那能實際練習好題目的可能又不多。
因此希望明天改進的策略是
1.以加分激勵出好題的機率:每組還是出兩題,出題前先提醒,等一下老師會挑選有益同學思考練習的題目,只挑六題,各組出的題目還能留在黑板上讓全班練習的那些組,每一題多加一分。
2.熟練題目在質不在量,貴精不貴多:只挑六題讓全班練習,同樣的時間,可以有機會更熟練,也希望同組更能相互支援與自學,能利用練習的題目達到複習與熟練的效果。
3.如何鼓勵程度較落後同學:今天又上學思達網站看了一些分享文,看到一招如果該組平時分數最低者自願上台並能解說演練者,則加4分。感覺這招不錯,畢竟不論運用何種教學法,還是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有所學習與收穫,為了激勵不熟的同學上台,或許該組其他同學會使渾身解數教會他也說不定,總之,明天就來試一試!
4.希望能堅持原則:要讓同學清楚了解共同體的關係,自己好還要同組好才有用,也深切希望能在互助互學的過程中,程度佳的同學因為透過教別人而讓自己觀念更熟悉明瞭,程度差的同學也能因此獲得助益。因此若有習慣再分組討論時「逃走」的同學,必得祭出鐵腕,給予當頭棒喝,並直接指示等會就是該生代表上台,若答非所問,不只得0分,還要倒扣分數。雖然扣分實非得以,但若先能賞罰分明,雖部分同學可能需要半強迫才能進入狀況,但目的還是希望當這些「從學習逃走」的小子先不逃走,能有上台並說出的意願時,再給予熱烈的鼓勵,最後以賞代罰,才真正能領略何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的快感。說的雖理想,總是要做了才知道,翻轉第一天。明天待續...

同學練習課文結構心智圖分享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雲端硬碟檔案

小豪教學檔案-雲端

創新優異教學實錄教學設計競賽


教學設計
一、    單元主題名稱:直笛出「走」、「走」向合群
二、    教學年級:六年級
三、    教學時間:  1
四、    融入領域別:語文、社會、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五、    學生能力分析:
  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學生,像毛毛蟲即將蛻變為蝴蝶,已經想飛、想自由了,不再那麼重視學校的活動,面臨即將離別的同學,團隊合作的想法也逐漸變淡
  本校從三年級起,音樂課開始實師直笛教學。並每年舉辦校內班際直笛比賽。以期讓學生達成「一人一樂器」的目標,並由練習直笛中,啟發對音樂的興趣,也學習欣賞的態度。
六、    設計理念:
  柯爾堡的「道德發展六階段」,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是人一生都應追求突破的階段。在小學時候就將這概念教給學生,讓學生清楚看見自己追求進步的藍圖,並獲得實際的成效,這是美國 雷夫老師在自己課堂上早已實行多年,並將其過程記入他的著作中-56號教室的奇蹟
  同樣身為國小老師的我們,對於能讓學生從內心獲得改變的歷程,也都應該勇於嘗試。因此我們班在新接班之際,同樣也將這樣的概念告訴學生,讓他們在面對一些自己的行為時,想想自己可能在哪一個階段?是不是可以再更好?
  概念有了,班上不少同學透過活動、日記,有了新的體驗,也有不少進步。但,生命教育的課程,是要一直持續不斷的體驗,唯有透過體驗課程,才能不斷的累積經驗,才有機會改變想法、並表現出更正確的行為。
  在即將畢業之際,為了把握體驗的機會,讓學生體會自由與尊重是一體兩面的概念,以及最佳的學習歷程是透過合作而非競爭。於是我結合了學校的班際直笛比賽,實施以下的步驟:
1.讓同學閱讀「十六號橡皮筋」,這是校園小說大師──安德魯克萊門斯的作品。小說內容涵蓋「領導能力」「團隊合作」與「情緒管理」的探討。小說裡的合唱團表演,和我們班際直笛比賽有異曲同工之妙。故請同學先行閱讀。
2.寫作:請同學寫一篇「和書中人物作朋友」的作文,讓學生更能深入了解書中人物的想法。
3.設計在操場吹直笛的體驗,讓同學體會自由背後代表的意義,以及個人的自由與團隊合作有什麼關聯。並在課後寫下心得。
4.仿效小說內容,由同學選出負責此次直笛比賽的指揮官與副指揮官。由這兩位同學負責安排練習活動。
5.於練習活動中,加入班級的創意,呈現在班際直笛比賽中。

七、    預期效益:
1.透過體驗、閱讀及結合校內活動,讓同學重新省思個人的自由與團隊合作其實是可以達到雙贏的。
2.在合作的力量下,激發創意,實際展現在直笛比賽的演出中。

八、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能聽懂指示,以「自由」的方式練習吹直笛
2.能說出自己對「自由」的定義
3.能省思每個人因對「自由」定義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做法
4.學習面對「自由」時能表現出正確的態度
5.體會在團體中以有限制的自由,換取合群的力量而創造出更大的成就與效益。
6.能寫下自己的心得
能力指標
綜合活動(生命教育)領域
1-3-1 欣賞並接納他人。
1-3-3
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3-5
了解學習與研究的方法,並實際應用於生活中。
2-3-3
規劃改善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策略與行動。
3-3-1
認識參與團體自治活動應具備的知能,並評估自己的能力。
藝術與人文領域
1-3-4 透過集體創作方式,完成與他人合作的藝術作品。
語文領域
1-3-4-3 能配合日常生活,練習寫簡單的應用文。如:賀卡、便條、書信及日記等。
1-4-10-3
能應用文字來表達自己對日常生活的想法。
3-1-1-1
能應用觀察的方法,並精確表達自己的見聞。
3-4-4-2
能培養寫日記的習慣。
社會領域
5-3-5 舉例說明在民主社會中,與人相處所需的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民主素養之重要性。

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資源
教學
時間
一、   準備活動
    練習直笛只能在教室內,太單調了。音樂呢,就應該在戶外與蟲鳴鳥叫一同協奏才對。請同學帶著直笛帶教室外排隊,準備這節課在藍天白雲的陪伴下,來場不同的直笛體驗。
二、   發展活動
1-1這個活動要讓大家完全自由的吹奏,但還是有一些限制,就是大家要一起維持基本的隊形,走操場一圈,並且邊走邊吹,你要怎麼吹?吹什麼?則完全自由。當然也要提醒大家體會一下在過程中的感受。
1-2在走這一圈操場,請你自由的吹著直笛時,你感覺到什麼?
S: 「有風吹過,涼涼的很舒服。」
1-3大家吹直笛時,有發現自己怎麼吹?或做了什麼?或看到別的同學有什麼表現?請同學討論後說說看。
S1:「我試著將直笛吹出最大的音量(爆音)。」
S2「我們剛開始三個人一起吹比賽的曲子,吹完了一遍後,請同學幫我們指揮。 然後又多加了一些人,變成練習二部合奏。」
2-1第二圈的任務,一樣是邊走邊吹,但是要請大家一起吹要比賽的曲子,而且一定要看指揮,由指揮來控制大家的速度。
2-2第二圈和第一圈有什麼不同?請說說看。
S:第一圈能自在的吹比較輕鬆,第二圈要大家邊走邊看指揮又要吹得好聽很難。」
三、   綜合活動
  (一)老師總結
「這個活動,首先考驗大家對自由的定義,而你的行動就反應你的對自由的想法。有人獲得自由後,就只想到『好玩就好』;這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有什麼不一樣呢?於是有人吹爆音,有人朝著別人的耳朵吹;這樣的自由,已經侵犯了別人的自由;這樣的自由,就已經失去了『 尊重』。我還清楚記得六上的社會課,談得是自由與法治,提到了『真自由』和『假自由』,不就是以是否『尊重』別人為真假自由的分別嗎?」
「至於女生以及男生後來的表現,則是將自由的表現又昇華了呢。在有限的自由時間,找出最有效率、最有趣的練習方法,這就是我看到大家的風景。以及將「自由」和「合作」充分的結合,我只能說,你們已經自己創造了人類最理想的生活態度。就是在自由的環境下,透過合作,讓大家一起變好、變進步,這真的是很難得的表現。」

  (二)學習心得
        回教室後,請同學將這節課的收穫,寫成100-200字的心得。
直笛

3





6



10









6


5





10
評量方式說明
1.  能聽從指令行動
2.  能說出內心的感受
3.  能將收穫與心得寫出
參考資料

(一) 學生的學習心得
(二) 後續發展
寫這篇教案時,直笛比賽已經結束了。我們並沒有得到預期中的名次。多數同學們在得知結果時,是很傷心的。但是在這一連串的活動過程中,同學們也各有不同的領會。多數同學在直笛比賽後,紛紛在學習心得中寫下這些過程是國小中很難忘的回憶。摘要分享如下:
我身為教師的體驗則是,生命教育的課題,應該要做到信手拈來,當我們能對學生付出更多,更能關愛自己的學生,就能從不同課堂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意涵。其中最重要者,是身教。我依然期許自己能不斷的進步,累積自己各方面的經驗,更能觀察出學生的需要及設計體驗活動;並能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榜樣,因為生命教育不只要說到,更要「做」到。

性別平等議題融入領域教學微型教案


性別平等議題融入領域教學微型教案
學校:雲林縣斗六市鎮東國小
姓名:蔡志豪
任教年級
六年級上學期
實施時間
40分鐘
教學科目
國語
第四課父親的腳步聲
教材版本

翰林版


簡易性別分析
在這一課的敘述中,本課是一篇記敘文,是宋晶宜女士寫的父親的腳步聲。內容是敘述作者和 父親之間的感情。作者小時候因為膽子很小,她很怕夜晚的來臨。然而父親那重重的腳步聲會適時出現,彷彿是她的「守護神」一樣。父親從不拆穿她膽小的事,一直默默守候她。
傳統觀念中,父親的角色總是比較嚴厲、嚴肅,正所謂嚴父慈母。但從本課中可以和學生討論作者的父親展現出慈祥的一面。更可以讓同學討論分享對自己父親的印象,破除父母親的角色分際。
對應性平
能力指標
1-2-2 覺察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印象
1-3-4 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
2-3-1 瞭解家庭與學校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2-2-6 認識多元的家庭型態
3-3-5 體認社會和歷史演變過程中所造成的性別文化差異
教學流程
一、閱讀課文
二、分組將課文內容利用角色扮演方式表演。而每個組別飾演父親的角色不限定男女
三、回饋:討論每一組演出的優缺點。
四、教師利用「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繪本介紹不同社會裡各種家庭形式和相處模式。
五、同學發表:父母親的角色在自己心中的印象,並試著對比繪本中的情境。
六、教師歸納:父母親在家中的地位不應受到限制,在多元社會中,父代母職或母代父職者多有之。也讓同學理解家庭與學校中的分工,不會受到性別的限制。
使用媒材
課本
「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繪本
提問重點
一、哪一組表演得比較精采?為什麼?
二、從同學的表演中,父親的角色能用母親替代嗎?
三、你覺得爸爸或媽媽誰對你比較好?誰對你比較嚴格?請舉例說明。
四、爸爸或媽媽的職業為何?爸媽在家裡如何分工?
五、你在家中會幫忙做什麼家事?有特別喜歡或特別不喜歡做的事嗎?為什麼?